建造者说

总在造着什么的路上

忘记写过或者看过多少篇的年终总结,是以「时间飞逝」四个字作为开头的,心里打的小九九无非想以这四个字作为碌碌无为的借口。每一年的年初,我都会给自己画一个饼,订下今年我希望完成的大小目标,到了年底,我会把年初画的饼再翻出来,挨个检查完成的进度,固然有许多事项超出了之前的预期,也有许多事项经过了时间变得没那么重要了,然而让人懊悔的是,其中一个大目标没有完成,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进展。

那么,我该为这一年打几分?基本可以打零分。好比有这么一位工程师,活出得又快又好,小目标都超出预期,最重要的项目却没有推进好,作为上级该给他打几分?相信也高不到哪里去。

阅读全文 »

朋友L算是朋友圈中集合聪明与勤奋于一身的佼佼者,本科毕业顺利保了专业排名第一学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又直接去了某个技术出身创始人的大厂,一路职级顺风顺水到了技术专家,又兼任一支核心团队的Leader,我常戏称L简直是活在职场童话中的白马王子。北京初雪之前,匆匆在机场与L见了一面,第一感觉竟然是「老气横秋」,短短半个小时的交谈,充斥着负能量的抱怨。我一边忙不迭安慰,一边惊讶于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的「婚姻」也会出问题:

  • 换了个新总监,产品导向明显,技术Leader话语权变弱,技术导向的项目由产品经理来负责,显然不合理
  • 新总监对技术和业务都不熟悉,纯粹是外行指导内行,自己规划的技术路线频频受到干扰
  • 公司部门调整,原来的核心项目被划走,手头只剩下边缘业务,哪怕出了业绩老板也不会关注
  • 升任Leader之后沟通相关的琐事变多,而组内新人技术能力与悟性不如L,带起来很头疼
  • ……

虽然每一项吐槽都可以单独拎出来若干针对性的给出建议,但是飞机上想得更多的是,什么样的认知有助于L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状态?

阅读全文 »

技术和产品好比互联网这条大河中分出来的两条支流,刚开始并没有专门的产品经理岗位,设计产品的往往只是那些「爱管闲事」的工程师,像Jobs。哪怕直到现在Facebook和谷歌也没有设置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对应的是产品工程师的概念,通常是由内部发起idea的工程师所担任,就要外部应聘也要来个coding面试的环节。

相较于技术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岗位区分,我更喜欢以技术思维和产品思维来区分,因为产品经理也可能具备技术思维,工程师也许是产品思维的践行者。旁听过不少公司内部的讨论,大家面红耳赤争辩不休的,也不乏是技术思维和产品思维的碰撞。也许有人会问,技术思维和产品思维有什么区别?是否产品思维就一定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模式?是否技术思维就代表着更高成功的概率?以下分三点来剖析。

阅读全文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东西上都有一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 「重庆森林」

本周爆出的如何看待网传阿里巴巴蒋凡要求尽快实现P8全员35周岁以内?吸睛无数,且不评论消息的真假,确定的年龄与职级赤裸裸的击碎了行业焦虑的最后一根稻草,噢,原来职级也会过期。

凡事都有两面性。焦虑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作为一股推力逼迫着人的进步,害怕不进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是,如果一昧沉浸于焦虑之中,自怨自艾或是抱怨大环境的不好,显然对改变客观的事实也没什么帮助。

年初曾经做了个花费很长时间的复盘,我发现所有内心焦虑的根源,都指向了过分在意短期的上下扰动,而忽视了长期的技能、眼界和资源的积累。我们这个行业太年轻又发展太快,早入行或是踏上风口的人获得了快速上升的门票,让我们误会了这种火箭般的速度是常态,口口相传的尽是些三年升总监、五年升T4、30岁之前到P9的英雄伟业,但火箭不可能一直上升,对行业而言,快速上下扰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哪怕踏上风口的幸运儿,如果没有足够的技能、眼界和资源的积累,飞得越高、摔得越重。

所以可预见的是,我们必须熟悉一个增长见顶的阶段,这个阶段里大部分35岁的人到不了P8或同等的职级,优秀的工程师需要等待5到10年才能被赋予管理者的角色,行业的淘汰轮转会加快,头部企业无论是招聘还是考核的要求都会进一步收紧。这个阶段里当35岁的门槛到来之际,是否P8已经那么不重要了,因为哪怕35岁的P8,也要担心40岁之时自己是否还是P8。如何让自己可以在职业的马拉松竞赛中以稳健的配速跑得更远,才是「中年人」首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距离门槛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的「中年人」,对于这个问题老夫是有发言权的,抛出三个有待商榷的建议,权当一剂治疗明日黄花的解药。

阅读全文 »

近来有几个好友遇到了职场的转折点,颇有些纠结,时不时就来「骚扰」我一下:

  • A公司开了一个XXX package的offer,该不该去?
  • 上级匹配了B公司的薪酬,做了扩大队伍的承诺,该不该留?
  • C公司给了XXX级别的许诺,可不可以再谈?
  • ……

我发现大部分技术人做职场转换(包括跳槽或内部转岗),总是盯着明面上的东西,比如薪酬、职级或是职位。固然,真金白银能说明很多问题,愿意付出高薪的公司多半是现金流不愁且重视基层员工的价值,职级代表了对候选人专业能力的肯定,职位又与你在组织里能发挥的影响力息息相关。

但是,除了明面的条件,有没有哪些软性的标准能评价一份工作的好坏?想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对每个职业人都异常重要,以我自己为例,除了做职场转换时能更精准的评估对方岗位的吸引力,以及对处在当前位置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更通透,还能明白自己该为团队创造哪些条件,毕竟明面的条件更多由组织所决定(大笑)。

阅读全文 »

记得毕业刚满一年的时候,机缘巧合参加了一次资深技术人的聚会,席间讨论的主题恰好是:技术人业余时间做什么最有价值?除了健身之外,获得最多人认可的选项就是写作。这也是促成我开启技术博客的一个契机,到现在我都认为这笔生意做得很值当,也通过写作认识了许多比我更擅长写作的技术达人,懊悔的是没有更早开始,没有长期坚持,而是时不时就断更。

那么写作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至少有以下三点。

阅读全文 »

新近组了个饭局,发现来的各大厂的算法leader,都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一问,都忙着筛秋招的简历呢,今年这秋招,投算法的像雪片一样飞过来,大抵高校计算机类的导师,都纷纷转型深度学习了,而候选人也个个刷过比赛,不拿到前几名都不好意思说出来,算法原理更是倒背如流。于是算法岗的面试官都是筛简历筛到老眼昏花,来左边儿一起画个顶会,在你右边再画个Kaggle,繁重的业务之外,面试更是一场接一场,面人面得头痛欲裂。

有人说,这是算法岗的泡沫,一触即破,好比回溯几年前的客户端开发,随便上个培训班就可以收割offer了,等风潮一过铁定凉凉。

面对层出不穷的劝退帖,我嘿然一笑,短期泡沫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放长到十年维度的时间来看,投算法岗有没有问题?我觉得依然是应届生较好的一个选择,理由有三。

阅读全文 »

朋友们,不好意思,来晚了。

自恋如我,也不愿意去猜测这断更的半年里,会有多少粉丝惦记着这个僵尸公众号。

不惦记的留言区麻烦举个手。

于是我就换了张皮变了个脸再出来,就权当做个实验不是。

断更的半年里,时不时会有一个念想冒上心头:写作,对于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比跟教练健身之后,我常问自己:跑步,对于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想减脂塑形,它是再低效不过的锻炼方式。所以我就不再跑了。

阅读全文 »

南方的冬天是让人最捉摸不透的季节,放佛前一天还身着短袖张牙舞爪,一夜就由夏入冬,走在街上也忍不住要缩一缩脖子。

这正像极了今年的行景,年初大家还在热炒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资本制造了泡沫,泡沫鼓舞了人心,下一个科技纪元拉开了大幕,转眼年末大家就都在纷纷担心着裁员和倒闭的消息了。

这个年终和各路好友吃饭,无论哪家公司哪个地区哪种级别,不约而同对明年上半年的形势都有更差的预期。

至于那些一直跃跃欲试嚷着要创业的小伙伴,也像街上缩脖子的行人一样,开始想着如何稳固在大公司的位置了。

冬天真不好过。

阅读全文 »

最近一个朋友刚结束了短暂的空降技术主管的生涯,饭局中忍不住吐槽:我几乎做到了老板要求我的一切,为什么下属们仍然认为我百无一用?我笑了笑,说这一点都不出奇,我刚毕业那阵儿,也常常觉得自己的主管百无一用。而我现在全力以赴的,也仅仅是避免成为一个百无一用的技术主管而已。

先讲个故事。

一群猴子在爬树,越是爬得高爬得快的猴子,它的红屁股就会被下面越多的猴子所看见,也就更容易被其他猴子所嘲笑,但是所有的猴子屁股都是红的,其他猴子不被嘲笑,只是因为爬得慢屁股没有机会被看见而已。管理学把这个归纳为「红屁股效应」。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