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不到P8,就成了明日黄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东西上都有一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 「重庆森林」
本周爆出的如何看待网传阿里巴巴蒋凡要求尽快实现P8全员35周岁以内?吸睛无数,且不评论消息的真假,确定的年龄与职级赤裸裸的击碎了行业焦虑的最后一根稻草,噢,原来职级也会过期。
凡事都有两面性。焦虑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作为一股推力逼迫着人的进步,害怕不进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是,如果一昧沉浸于焦虑之中,自怨自艾或是抱怨大环境的不好,显然对改变客观的事实也没什么帮助。
年初曾经做了个花费很长时间的复盘,我发现所有内心焦虑的根源,都指向了过分在意短期的上下扰动,而忽视了长期的技能、眼界和资源的积累。我们这个行业太年轻又发展太快,早入行或是踏上风口的人获得了快速上升的门票,让我们误会了这种火箭般的速度是常态,口口相传的尽是些三年升总监、五年升T4、30岁之前到P9的英雄伟业,但火箭不可能一直上升,对行业而言,快速上下扰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哪怕踏上风口的幸运儿,如果没有足够的技能、眼界和资源的积累,飞得越高、摔得越重。
所以可预见的是,我们必须熟悉一个增长见顶的阶段,这个阶段里大部分35岁的人到不了P8或同等的职级,优秀的工程师需要等待5到10年才能被赋予管理者的角色,行业的淘汰轮转会加快,头部企业无论是招聘还是考核的要求都会进一步收紧。这个阶段里当35岁的门槛到来之际,是否P8已经那么不重要了,因为哪怕35岁的P8,也要担心40岁之时自己是否还是P8。如何让自己可以在职业的马拉松竞赛中以稳健的配速跑得更远,才是「中年人」首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距离门槛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的「中年人」,对于这个问题老夫是有发言权的,抛出三个有待商榷的建议,权当一剂治疗明日黄花的解药。
独树一帜的专业能力
工程师容易陷入的一种误区是,过分强调软技能的重要性,反而忽视了专业能力的长期发展。无论从事哪个方向,专业能力始终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所在,对整个架构有多熟悉,写的代码有多靠谱,新技术的吸收和应用有多灵活,出了问题能多快定位出来,才是对一名工程师价值判断的依据,而无论PPT展示多么华丽或者会议安排多么细致,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软技能,软技能只有在技术实力得到认可的前提下才有光环加成。如果把软技能放到专业能力之上,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专业能力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工程师的最佳模板是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以算法工程师为例,一专代表着对某一领域有绝对精深的了解,无论是排序、召回、图网络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或是图像识别,透彻程度足以成为整个团队独树一帜的存在,足以在短时间内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构建起一个业界标杆水平的技术方案,足以在出现问题时以本能反应追踪到该去排查的链条。一专除了有助于短期内在一个新团队建立认可,当你在某一领域足够精通,你也自然获得了快速入门其他领域的方法论,概览式的阅读其他领域知识自然也是小菜一碟,所以一专也利于多能,在某一领域达到了足够的深度,快速扩展其他领域的认知就更轻松。但是,只精通某一领域一辈子只舞弄三板斧也是不够的,文体两开花才能打通上下游的链条,支撑起更大规模的系统建设。仍以算法工程师为例,如果只懂算法推导,不懂数据生成,不懂统计概率,不懂线上服务,不懂大数据平台,且不论合不合格,在工业界存活都是难题。
对应管理者,同样不可过分强调纯管理的作用,以为管理就是分派任务,反而忽视了技术管理是以技术为本。重视技术就是对于细节的极致关注,而细节往往是成事的关键。举个例子,身为百度总裁的陆奇虽然很久没有写代码,但仍然坚持读核心框架的代码,要求自己能达到与最优秀架构师旗鼓相当讨论的程度。管理者如果不能处于技术的前沿,那团队也将是很危险的,因为领头羊失去了判断好坏的能力,技术选型、人才招聘和团队成长的方向就容易出现偏离。
时刻关注护城河的宽度
技术产业最为残酷的一点,就是每隔五到十年,基础设施就会出现一次大洗牌。大洗牌之后,上一代基础设施的高手,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直接迁移到下一代,反而高手作为既得利益者会排斥技术的革新。这不仅是互联网独有的现象,既给新人带来了快速上升的机会,也为老人造成了恐慌。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说过一句名言,要把所有的资源all in在不变的趋势上。也许有点偏激,但对于技术人的长青却值得参照。除了要追逐沧海桑田的「术」(基础设施),还必须掌握万变不离其宗的「道」(逻辑与方法论)。技术演进也许飞快,但技术演进背后的逻辑却是相对一致的。所以技术的精进不能只依附于某一代的基础设施之上,只埋头于弄清楚基础设施的每一细节,技术原理、设计逻辑和演进趋势却没有弄明白。从算法的角度讲,这就是过拟合
了,训练样本学得太好,以致失去了对新样本的泛化能力,反而容易在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之际被无情淘汰。「道」与「术」相比,是更宽广的护城河。
对职业的选择也是如此。近来有一家业内快速窜升的公司风头正劲,不少朋友纷纷收到了他家的offer,过来询问我的意见。我的看法是,这是一家独一无二的企业吗?它的护城河有多宽广?评价护城河够不够宽,主要看两点,一是迁移成本,假设有一天目标企业灰飞烟灭了,用户是非常痛苦难以找到替代品还是迅速遗忘并投入竞争对手的怀抱?二是网络效应,目标企业依靠庞大的网络或数据优势,能不能给予用户超出竞争对手一倍以上的用户体验?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YES
的话闭着眼睛都能去。这恰恰是不少工程师浑浑噩噩的点,大多数人会认为,我只是个写代码的,为什么要关心这些?事实上要做到技术的长青,你就不能只盯着技术,而必须时时盯着趋势。至少我就是周边惟一一个不炒股但会看财报的人(大笑)。
远离穷忙,坚持创新,及时清零
另一种误区是,以为职业安全的必经之路是996
,只要身体好能加班就不是什么问题。事实上有价值的并不是肉体上的加班,而是精神上始终要保持一个在线的状态,深入思考怎么能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同时时刻盯紧长期技能的提升。一线工程师往往为业务所累,一旦不愿意动脑了,就沉迷于低质量的重复工作难以自拔,但如果现有的工作去年你能做今年你也能做,那么企业为什么不雇佣一个去年的你(还更便宜)?我的建议是,低质量的重复工作,做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不是必须自己动手?可不可以自动化避免每次都重复?有没有其他事情比它更紧急(重要)?如果确认了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最好能集中一个时间统一处理,保证最高效的时间用以解决更加困难和更加优先的问题。
谈到创新,有一些工程师要皱眉头了,大企业暮气沉沉,人人都怕承担失败的风险,创新谈何容易?首先,我们高估了创新的门槛,创新并非都得推倒重来,创新是对抗大家都习以为常的错误代码。改进一个不合理的数据流程,把人工审核变成机器规则,往神经网络中添加一个Attention
,都是体现个人创造力的行动。其次,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梳理一个新项目的执行规划,指出产品设计中违反人性的槽点,整合一个外部的数据以提升模型的性能,都是创新的落脚点,对项目的贡献也不一定比技术创新要小。最后创新还意味着持续挑战自我的边界,而不满足于承担轻松的工作。职业安全只有一种,就是不断胜任超越级别的角色,一个能胜任P9级别角色的P8,就永远不用担心35岁的饭碗问题。
之前沟通绩效的时候,最后我总会提醒大家一个点,绩效只对过去有效,从新的绩效周期开始,不管是最高还是最低,都像一个符号一样被清零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跳出绩效之外,P7或P8也同样只是个符号而已,丢掉这些符号,Reset
键该按就按,P7就P7,被优化就被优化,大不了重头再来。不要让惰性肆意滋长,哪怕油腻猥琐哪怕出门要揣上保温杯,也要纹一只猛虎在心间。
当然,还是愿大家的职级永不过期,春风十里扬州路,衣锦夜行暴发户,用不着老夫这三剂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