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来了,小程序仍然是风口吗?

冬末春初,2017年一直不温不火的小程序突然就点燃了,当跳一跳攻陷了地铁上一个又一个屏幕,当头脑王者越来越频繁出现在群聊,当你的好友推来一个抢火车票的求助卡片……你知道再也不能无视小程序的存在,你更有深深的困惑,时至今日小程序仍然是风口么?

记得2016年的10月,我写过这么一篇微信小程序,你不可不知的一二三四,提到小程序并没有创造新的服务、新的场景和新的入口,自然就不会是另一次洗牌的机会。那么当一年半时间过去,你也许可以举头脑王者或圣诞头像的例子来反驳我,然而小程序在未来的2018年,是否还有草根起飞的机会,是否会成为更猛烈的造富风口,小程序会对移动端开发的生态带来什么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是更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下就为你试解一二。

难以低频的小程序

做APP是一件很惨的生意。当你知道36%的APP会在下载之后的一个月内就被删除,而65%的APP活不过第二个月,估计你会想找一块豆腐撞死。乍看低频的需求通过小程序实现,无论从开发者还是使用者的角度,都是成本更低廉且更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是低频的前提必然是强需求,只有像团购、酒店、火车票这样的强需求才有低频的资本。以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程度,强需求要么早已被系统整合,要么早已被大厂垄断,根本轮不到初创团队入场。

哪怕真想不开要做低频的需求,小程序也存在便利性的天然硬伤。除了社交传播之外,小程序的入口无非有三:导航、搜索、扫码。先排除导航,要知道小程序的载体是一个超级IM,一个被各类社交信息霸屏的IM,这比浏览器更糟糕的是,不可能再腾出核心空间放置导航(也违背了微信去中心化的原则)。而搜索呢?小程序的搜索路径太长(发现 → 小程序 → 搜索框 或 首页搜索框 → 搜一搜 → 小程序),远不如原生APP来得快。而扫码天然就是场景单调的,当你面对点餐小程序码想起还信用卡,当你面对摩拜单车二维码想起订火车票,都只能有深深的无力感。

小程序版的hao123并非无用武之地

再说了,有多少开发者愿意投入到低频的需求?毕竟我们生存在一个流量随时可以变成钱的世界,那么欢迎回到现实:一个无数开发者争先抢做高频小程序的修罗战场!

公众号能带飞小程序吗?

在小程序推出伊始,我曾经有过一个预判:公众号主是第一群拥抱小程序的人。这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印证,公众号为小程序提供初始流量的案例比比皆是,如知乎日报和头脑王者,而反过来小程序又滋养了公众号的流量。但是,我还悄悄隐藏了后半句,就是公众号主难以持续抓住小程序这波浪潮。为什么?因为两者是根本不同的生意。公众号的属性是媒体,本质是内容,内容天生就是去中心化的;而小程序的属性是服务,服务天生是要中心化去追寻效率的,服务的分众也远没有内容那么百花齐放。公众号主除了纯媒体类的小程序之外选择并不多,而纯媒体小程序的存在感又受限于小程序的推送能力。

有人会说,公众号 + 餐饮或者公众号 + 电商会不会成为小程序未来爆发的落脚点呢?对于自媒体而言,纷纷扰扰自建小程序显然不是一条明路,必然要依托于第三方平台,而微盟或有赞的在公众号时代建立起的先发优势太大,而原来基于服务号的体系又只能通过小程序,这里注定不会留下任何给新入场者的缝隙。

短期内,公众号与小程序最终有机会的联结仅限于互相导流。这种流量是野蛮生长的,也是逐步会消亡的,不能成为长期成长性的方向。

小游戏的诱惑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小程序都是服务属性的,小游戏就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想象空间。社交与游戏天生就是一对,与之佐证的是,Facebook在去年下半年也推出了Instant Game。人性深处的无聊、攀比、炫耀极易被挑动,而自从2015年起被限制了传播的H5游戏制作商们也都纷纷摩拳擦掌,小游戏不乏好的创造者。小游戏将是2018年板上钉钉的一个新物种,我们会看到除跳一跳之外更多引人着迷的社交游戏。

此外,在小游戏开放之前,随着跳一跳的预热,更多的类小游戏被人们所接受和传播,一刹那之间,放佛回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蛮荒时代,人们被猜成语、猜图、智力题等原始的玩法刷屏。这足以看到小游戏的巨大潜力,也等同于一次小游戏的提前预热。

类游戏的火爆相当于提前预热

微信在6.6.1版本中添加了一个新的小程序入口,允许首页下拉展开最近访问的小程序。这个不是入口的入口天然就是为小游戏所打造,因为只有足够高频的小游戏能保证经常性被用户打开,强者恒强的入口势必进一步增加了小游戏的利好。

X因素:社交流量的红利和原罪

小程序除了具有近乎原生APP的响应速度、简洁明快的登陆体验两大优势之外,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依附于微信这一强大的IM。我们把用户自发往聊天窗口、往朋友圈的转发带来的流量称之为社交流量。可以这么下定论,对于一款小程序而言,社交流量生死攸关,要想成功,用户增长至关重要。要善用社交流量,小程序的有趣比有用更紧要,通过有趣引发用户自发的传播,和外部导流的忠诚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但反过来讲,过度依赖社交流量,也促使不少开发者更大胆去试探边界。比如前阵大热的福袋吸粉社交红包。仅小程序独有的传播能力固然值得去追捧,然而微信生态上已经有太多的边缘玩家,稍有缺口都一窝蜂上,对官方节奏把握不到位就很容易成了前浪。

社交流量是得重视,但是好的内容或者玩法引发主动的分享,才是红利;光要流量不要内容,是疲于奔命的短线炒家,只剩原罪。

显然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风风火火的2018,做一款有趣的小游戏才是正经事。